主页 > 虫虫百科 > 其他 >

实际操作时建筑工程的运作存在哪些问题?

2019-01-02 22:57:16

运作与施工

  有害生物治理的运作与施工非常重要,决定着工程的质量甚至成败;在这方面,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。在实际操作时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及时解决,改进与提高的空间很大。这些矛盾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其一,在空间方面,有几点必须考虑。首先,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条件与因素,科学地划分核心区、重点区与保护区,提出不同的要求,边界清楚、合理,操作方便,易于落实、检查。必须明确规定,边界两侧都要越界处理,消除空白。其次,施工单位的工作范围必须明确,边界清楚,单位间没有空白;同一单位内各除害员的责任区必须连成一片。按照《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》划定的责任区,要到现场落实。围墙外、水沟边、大路旁、树丛里都应寸土不落。第三,对居民区,尤其是外来人员聚居的城中村,要明确户内与户外的责任。一些地区的专业除害员只承包户外,户内由住户自理,往往形成外动内不动的局面,不仅效果很差,而且责任不清,无从追究。

  其二,在时间方面,主要是各层系统内外的协调配合问题。有害生物治理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如果在各自进度间没有科学地协调,结果可以大相径庭。例如,道路需要拓宽加固,而除蚊需要在路旁泄水口安装防蚊闸,修路时配合安装防蚊闸,省工、省钱、高质,而安装防蚊闸后再修路,防蚊闸只能毁掉重来。再如,在一次大型活动即将开幕前,有害生物治理部门才发现,园林系统为了美化,又企图通过废物利用来体现环保意识,在街边公园里,用数以万计的空口的废矿泉水瓶摆设成花坛造型,确实美观,但瓶中的积水却带来了蚊虫孳生问题。显然,如果事先通气,在摆设造型前,瓶瓶打孔不算难题。在有害生物治理部门之内,以至各个治理员之间,也存在责任区间的进度协调问题。在各责任区的共同边界两侧,如果能够同步开展效果更好。否则,一边现在处理,另一边在许久以后处理,无形中给有害生物提供了逃避、回旋余地,对保障非靶动物安全不利。

  其三,在技术措施方面,有时也有顺序问题。例如,在一次大型活动开幕式前一天,为了保证出席贵宾的安全,安保部门牵来警犬在主场馆内仔细巡查,以排除危险品与毒品。可是,据说警犬嗅觉十分灵敏,易受一般环境中没有的气味干扰,杀虫剂以至灭鼠毒饵都可能起到混淆作用。由于警犬的检查越接近开幕越好,农药的使用只能提前,而且理应及时清除。与此类似,喷洒杀虫剂可能影响灭鼠毒饵的效果,而慢性灭鼠毒饵的作用较慢,同一地点需要二者都用时,应该提前使用灭鼠毒饵。

  其四,在保证施工质量方面,首先要严格审查除害员的资质,坚持持证上岗。由于种种原因,除害员队伍不太稳定,流动性较大。在核心区工作的除害员,除了有证,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,有德有艺,严格按规程办事。应该全程注意治理活动的质量,认真监理,及时记录检查结果。

  其五,必须拟定处理意外的预案,并且组织落实,药械落实,交通工具落实,由具有资质的人员负责,以确保安全。



阅读量:

扫一扫,关注更多虫虫战队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