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虫虫百科 > 其他 >

2006―2016年我国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一

2019-01-07 15:58:43

  目的了解2006-2016年我国恙虫病流行特征,为其科学防控提供依据。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6-2016年恙虫病病例报告进行数据整理,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我国恙虫病病例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,实验室确诊病例仅占4.50%。2006-2016年恙虫病发病县(区数量增加了3.15倍,发病数增加了15.41倍。南方地区流行高峰期为6-10月,北方地区为10-11月。男女性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6.73%和53.27%,农民占73.58%,0~6岁学龄前儿童和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高。结论我国恙虫病发病数上升趋势明显,南、北方地区发病高峰季节不同,应重点在农村地区进行防治,加强恙虫病诊断技术和传播媒介相关研究。

恙虫
恙虫

  恙虫病(scrubtyphus,ST)又名灌丛斑疹伤寒,由恙虫病东方体(Orientia tsutsugamushi,Ot)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,通过恙螨科纤恙螨属(Leptotrombidium)恙螨幼虫叮咬而感染。恙虫病在我国分布广泛,临床以发热、焦痂(或溃疡)、皮疹及淋巴结肿大为特征,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可发生死亡,未经治疗的病死率达6%,经过治疗也高达1.4%。1952年我国开始有恙虫病疫情报告,但1989年《传染病防治法》未将恙虫病列入法定报告传染病,自此疫情监测中断。2006年我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将恙虫病列入“其他传染病”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,重新开始监测。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CDC)印发的《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(试行)》(中疾控疾发[2009]1号)(《防控指南》)明确了恙虫病的诊断标准,提出各级医疗机构可参照乙、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,于24h内通过网络直报。Zhang等和Wu等分别对监测数据库中2006-2012年和2006-2014年病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。本文通过补充2015-2016年恙虫病病例数据,对其发病趋势、地区分布、季节规律和人群特征进行分析,为其防控提供参考依据。



阅读量:

扫一扫,关注更多虫虫战队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