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虫虫百科 > 其他 >

什么是直翅目

2019-01-07 16:07:04


直翅目-昆虫纲

直翅目    开放分类:动物│动物分类│动物分类学│昆虫│昆虫学


基本信息/直翅目

  中文学名:直翅目

  外文名:Orthoptera

  界:动物界

  门:节肢动物门(Arthropoda)

  亚门:有颚亚门(Mandibulata)

  纲:昆虫纲(Insecta)

  亚纲:有翅亚纲(Pterygota)

  目:直翅目(Orthoptera)

  亚目:下分2个亚目10个总科

  科:全世界已知18000余种,分隶64科3500属。中国已知800余种,分隶28科。

  种:包括蝗虫、螽斯、蟋蟀、蝼蛄等。

简介/直翅目

  直翅目(Orthoptera)是动物界、节肢动物门、有颚亚门、六足总纲、昆虫纲、有翅亚纲的1目。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热带地区种类多。概述/直翅目直翅目(Orthoptera)是动物界、节肢动物门、有颚亚门、六足总纲、昆虫纲、有翅亚纲的1目。Orthoptera是取之希腊文σρθσδ直(straight )+πτερα翅(wing)的意思。本目动物多为中、大型体较壮实的昆虫,前翅为覆翅,后翅扇状折叠。后足多发达善跳。包括蝗虫、螽斯、蟋蟀、蝼蛄等。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热带地区种类多。全世界已知18000余种,分隶64科3500属。中国已知800余种,分隶28科。

生活习性/直翅目

  渐变态。卵生,卵的形状与产卵方式因种类而异。雌虫产卵于土内或土表,有的产在植物组织内。螽斯、蟋蟀等的卵为散产,蝗虫则多产于卵囊内。卵囊是雌虫附腺的分泌物硬化而成,常杂有土粒等。卵囊掩埋土内,分成两层,上层为胶质部,充满胶质,下层为卵体部,卵粒即在其间。卵囊的大小、形状、构造以及卵数和排列等都因不同种类而异。生活史因种类和地区而异。1年1代的种类居多,也有些种类1年2~3代,以卵越冬,次年4~5月孵化。若虫的形态和生活方式与成虫相似,若虫一般4—6龄,在发育过程中触角有增节现象,触角的增节多少和翅芽的发育程度是鉴别若虫龄期的依据。第2龄后出现翅芽,后翅反在前翅之上,这可与短翅型成虫相区别。直翅目昆虫常具明显的性二型现象,这表现在虫体大小和有无发音器等特征上。本目昆虫多数为植食性,少数为肉食性,如螽斯科的一些种。陆栖性,一般生活在地面上。多数白天活动,尤其是蝗科,日出以后即活动于杂草之间。生活于地下的种类(如蝼蛄)在夜间到地面上活动。

  形态特征/直翅目

  体中至大形,体长100~1100毫米,仅少数种类小形。口器为典型咀嚼式口器,多数种类为下口式,少数穴居种类为前口式。上颚发达,强大而坚硬。触角长而多节,多数种类触角丝状,有的长于身体,有的较短;少数种类触角为剑状或锤状。复眼发达,大而突出,单眼一般2—3个,少数种类缺单眼。

  前翅狭长、革质,停息时覆盖在体背,称为覆翅;后翅膜质,臀区宽大,停息时呈折扇状纵褶于前翅下,翅脉多平直。有些种类的翅退化成鳞片状。有的前翅较宽,雄性在肘—臀脉区特化成发音构造,两前翅相互摩擦发音(如螽斯、蟋蟀、蝼蛄等)。前胸特别发达,可活动,前胸背板发达,常向背面隆起呈马鞍形,中、后胸愈合。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,部分种类前足胫节膨大,特化成开掘足(如蝼蛄),适于掘土,多数种类后足形成跳跃足(如蝗虫、蟋蟀、螽斯)。跗节3~4节,少数种类1节。

  腹部一般11节,少数仅见8—9节,第11腹节较退化,分成背面的肛上板和两侧的肛侧板。雄性外生殖器通常被扩大的第9节腹板所盖。具尾须1对,短而不分节或长丝状。雌虫产卵器一般都很发达,仅蝼蛄等无特化的产卵器。多数种类雄虫常具发音器,以左、右翅相互摩擦发音(如螽斯、蟋蟀、蝼蛄等),或以后足腿节内侧的音齿与前翅相互摩擦发音(如蝗虫)。发音主要为了招引雌虫。雌虫不发音。能发音的种类常具听器(雌、雄两性通常均具听器,仅少数种类不明显或缺),螽斯、蟋蟀、蝼蛄等的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,或显露,或呈狭缝形;蝗虫类的听器位于腹部第1节的两侧,近似月牙形。

分类/直翅目

  本目分三个亚目,12个总科和26个科。

  一、蝗亚目:本目昆虫营地上生活,触角短,鞭状,可适合草地生活。跗节3节,听器位于第一腹节两侧。产卵器凿形,卵产在土中。本亚目分7个总科,与农业有关的有3个总科。

  1、蚤蝼总科 Tridactyloidea本总科2个科,常见的为蚤蝼科Tridactylidae (pigmymole crickets ),科名出自希腊文,意为三趾的。蚤蝼体小型,10mm以下。前足适合于开掘,但不同于蝼蛄,后足非常发达,善跳,其胫节端部有2个能活动的长片,帮助起跳。无听器和发音器。生活在潮湿的地面上。有一定危害,如日本蚤蝼Tridactylus japonicus 。在以往分类中,该类昆虫放在蝼蛄总科下。根据现在的研究,该科与蝼蛄外形的相似,是平行进化的结果,将其放在蝗亚目更合适,并升为总科。

  2、 菱蝗总科 Tetrigoidea有2个科,常见的为菱蝗科Tetrigidae 。体小型,前胸背板向后延伸,盖住大半或全部腹部,有时还可前伸,盖住头部,故而能跳但不能飞。无发音器和听器。因从背面看呈菱形,故叫菱蝗。经济意义不大。

  3、 蝗总科 Locustoidea前胸背板发达,呈马鞍形,盖住中胸。跗节3节,具跗垫。鼓膜听器位于第一腹节两侧,雄虫可发音,是靠后足腿节与前翅外缘相互摩擦。但少数无翅或翅十分退化的种类无听器和发音器。植食性,许多种类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。卵以卵囊的形式产在地下。若虫5个龄期。

  中国的蝗总科分8个科,常见的为:

  (1) 癞蝗科(苯蝗科) Pamphagidae体密被颗粒状突起,雌雄异形。触角丝状。具前胸腹板突,具翅或短翅;后足腿节具短隆线和颗粒。第二腹节背板具摩擦板(位于听器后方)。北方常见的种类为苯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。

  (2)斑腿蝗科Catantopidae触角丝状,具前胸腹板突,无摩擦板,后足腿节外侧具羽状隆线。如棉蝗Chondracris rosea。

  (3)锥头蝗科(负蝗科)Pyrgomorphidae体小至中型,颜面极倾斜,触角剑形;具前胸腹板突,前翅发达,翅尖尖削,后足腿节与癞蝗科相同,无摩擦板。如中华负蝗(短额负蝗)Atractomorpha sinensis。

  (4)飞蝗科(斑翅蝗)Oedipodidae触角丝状,无前胸腹板突,前翅具中闰脉,如飞蝗Locusta migratoria。

  (5) 蝗科(剑角蝗、蚱蜢) Acrididae体细长,光滑,颜面倾斜,触角剑状,无前胸腹板突,后足腿节中区具羽状隆线,前翅翅末不尖削。如中华蚱蜢Acrida chinensis。中华蚱蜢(Acrida chinensis),头顶与额呈锐角,故头部呈长锥形,触角剑状。

  二、螽斯亚目:触角长过身体,产卵器发达,刀或剑状,跗节3-4节,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内侧。本亚目分四个总科,常见的为螽斯总科Tettigonuroidea 和蟋蟀总科Grylloidea 。除此外还有鸣螽总科Hagloidea(仅一科)和蟋螽总科Gryllacridoidea(四个科)。

  1、 螽斯科Tettigouridae ( Long-horned Grasshoppers)

  科名出自希腊文 ,意思为一种蚂蚱。螽斯跗节4节,产卵器为马刀形、剑形或镰刀形。翅一般发达,但也有短翅型或无翅型。雄虫具发音器,少数种的雌虫也具发音器。其发音器的构造是:前翅在Cu2部分具坚硬的微细突起叫音锉,而臀区外部边缘硬化,构成刮器。右翅的刮器与左翅上的音锉相摩擦发音,发音器旁边有较透明的薄膜区,叫镜膜,为发音的共振装置。螽斯右翅的音锉和左翅的刮器退化,失去发音功能。螽斯的尾须一般短。一般为植食性,少数为肉食性。卵产在植物体内

  2、蟋蟀科 Gryllidae (Crickets)

  科名出自于拉丁文Gryllus ,意为蟋蟀。蟋蟀科比较螽斯科,其跗节3节,产卵器为矛形,尾须很长,仅雄虫具有发音器。蟋蟀的发音与螽斯科相似,但音锉和刮器的位置颠倒。音锉为在近肘脉基部之下具有一列坚硬的微细突起,而刮器为后缘凸起呈脊状形成。本目昆虫为夜出性,发生一代需一年以上,卵多产于地下,常见的种类如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 Walker。

  纺织娘(Mecopodo elongata),体绿色或褐色,前翅有纵列黑色纹,鸣声如“轧织,轧织”,故名。蝈蝈(Gampsocleis inflata),体粗壮,前胸发达,鸣声为“聒聒聒”。油葫芦(Grylluluststaceus),黄褐色,有油样光泽,复眼内上方有黄色条纹,危害农作物,多时可成灾。蟋蟀(G.chinensis)也属本亚目。

  三、蝼蛄亚目:本亚目昆虫营土中生活,前足开掘足,触角30节以上,但短于身体。跗节2-3节听器位于前足胫节,无发音器,产卵器退化。本亚目一个总科Gryllotapoidea,一个科,蝼蛄科。

  蝼蛄科Grhllotapidae (Mole crickets)

  科名取自拉丁文Gryllus 蟋蟀+ talpa鼹鼠。蝼蛄为土栖昆虫,前足开掘足,胫节宽,具4齿,跗节基部2齿,构成开掘足。后足腿节不发达,不适合跳跃。发音器不发达,具听器。产卵器不发达,但尾须很长。1-3年发生一代,是重要的地下害虫,如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和东方蝼蛄G.orientalis (G.africana) 。

  华北蝼蛄(Gryllotalpa unispina),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可动棘1个;非洲蝼蛄(G.africana),可动棘3~4个。

起源/直翅目

  关于直翅目昆虫的起源和系统,由于化石材料的积累,现在已经得出比较清楚的结论。А.Г.沙罗夫(1968)认为直翅目起源于石炭纪的原直翅类,到中生代演化成两个主要的分支,一是现存的长角类群(如蟋蟋类、螽斯类),一是现存的短角类群(如蝗类),进而他将直翅目分2个亚目10个总科:长角亚目(Ensifera),包括蟋螽总科(Gryllacridoidea)、螽斯总科(Tettigonioidea)、驼螽总科(Hagloidea)、蟋蟀总科和蝼蛄总科(Gryllotalpoidea);短角亚目(Caelifera),包括牛蝗总科(Pneumoroidea)、蜢总科(Eumastacoidea)、蝗总科、蚱总科(Tetrigoidea)和蚤蝼总科(Tridactuloidea)。

危害/直翅目

  直翅目昆虫多数是植食性的多食性种类,其中有很多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,如东亚飞蝗严重为害农作物,西伯利亚蝗严重危害草原上的牧草,黄脊竹蝗和青春竹蝗严重为害竹林,棉蝗和黄星蝗为害木麻黄、柚木和杉木,蔗蝗为害甘蔗和水稻,稻蝗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。还有,体形较小而分布较广的负蝗为害烟草、蔬菜、花生和甘蔗。螽斯总科的棉斑草螽为害棉和甘薯,日本宽翅螽斯和绿螽斯为害柑橘、茶、桑树、杨树和核桃。蟋蟀总科的花生大蟋为害花生、大豆、绿豆、芝麻、甘蔗、瓜类、蔬菜和棉苗,油葫芦为害作物的叶、茎、枝、种子或果实,有时也为害花生的嫩根或茶树的幼枝。在蝼蛄总科中常见的有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,两者都为害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烟草、蔬菜和树苗,它们咬食播下的种子,尤其是初发芽的种子;也咬食作物的根部,使幼苗枯死或生长不良。夜间在地面活动时,咬食靠近地面的嫩茎,常将幼苗咬断。虫口多时可成灾。



阅读量:

扫一扫,关注更多虫虫战队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