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虫虫百科 > 老鼠 >

什么是达乌尔黄鼠?

2018-11-13 23:17:22

  达乌尔黄鼠 (Citellus dauricus Pallas), 又称蒙古黄鼠、阿拉善黄鼠等。属啮齿目、松鼠科。喜栖息干草原及荒漠草原,取食禾本科、豆科及菊科植物。是农业区、牧业区以及水利建设诸方面的害鼠,“千里堤坝,六孔成灾,百亩良田,一夜俱尽”是其为害严重的写照。还是鼠疫等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的宿主和传播者。是医学上的害鼠。历史上鼠疫曾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。主要分布于内蒙古、东北、宁夏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及山东等省区。
  形态特征: (如下图所示) 体长17.5~26.8cm,尾长只有体长的1/5~1/3。头部较大,眼眶突起,眼球较突出。体背毛灰黄褐色,杂有黑褐色。腹毛尖端沙黄色,基部灰色。尾部灰黄褐色,腹部灰色。

达乌尔黄鼠

达乌尔黄鼠

  生活习性: 在内蒙古牧区,一般栖息于人们居住区附近的退化草地,东北、华北开垦年久的农区栖息于残余的荒地、坟地及路基边、铁道边坡地。山坡因土壤较肥厚,阳光充足,植被生长较好,生境的气候条件较稳定是其最适宜的栖息条件。
  食物主要有沙蒿、禾草、沙葱及其他植物的浆果、种子等。雌鼠在繁殖期也取食鞘翅目昆虫的幼虫和蛹。有冬眠越冬习性。白天活动。交配期雌鼠和雄虫偶尔同居外,一般独居。冬眠越冬时,成年雄鼠、成年雌鼠以及幼鼠顺序进入冬眠洞。来年3月上旬结束冬眠,挖开出洞的盲洞,也以雄成鼠、雌成鼠最后幼鼠顺序出洞。取食蒿类植物的根、茎,植物萌发后,以幼芽为食。夏季取食绿色部分及浆果。秋季以种子、果实为食,无储粮习性。冬眠期也取食。
  达乌尔黄鼠的最高龄期为6龄,相当6年时间。每年繁殖1次,前一年的幼鼠经冬眠出洞后即可繁殖后代。谷雨后10d可作为完全出洞标准,是群众性灭鼠的有利时间。鼠冬眠出洞后很快进入交配妊娠期,群体妊娠期约60d。4月下旬进入哺乳期。6月转入幼鼠分居期。7月上旬结束幼鼠分居转入育肥期。到8月开始转入冬眠准备期。

  洞穴有临时洞穴、栖息洞(春季和夏季)及冬眠洞三种。
  1.临时洞穴: 是临时逃避天敌或其他而用。数量多、构造简单,只有1条长短不等的盲道或1~2条分道。无巢穴。
  2.栖息洞: 有洞口1个一般直径5.0~7.9cm,洞口斜向地下,也只有1~2条分道,也有数个分道,洞深约1.4m,一般有1个直径12~22cm 的巢。
雌鼠为了分娩及哺育幼鼠,一般将栖息洞或冬眠洞改造成哺乳洞。其特点在地面0.3~0.6m 处,改造成一个大球状的巢 ,垫有新草、毛絮及布条等杂物。在分娩前将洞口封住,避免敌害及保住适温,以利幼鼠成长。
  3.冬眠洞: 主要特征: ①深及当地冻士层下1.5~1.8m处,用草絮做成球状果,蜷卧巢内外过冬。②封闭型。越冬前挖就巢穴,直径约20cm, 然后又在鼠道的冻土层下另挖1条盲鼠道,盲端距离地面约15cm,盲道和鼠道分岔处的上方将鼠道堵塞,以御敌入侵及降低气流,保住合适的温度。来年春天,将盲鼠道的盲端向上挖开通地面的通道,成鼠按雄、雌出地面,最后幼鼠出洞。其构造见下图。

达乌尔黄鼠冬眠洞(仿中国农作物病虫害)

达乌尔黄鼠冬眠洞(仿中国农作物病虫害)

  附:草原常见医学上的害鼠
  (一)喜马拉雅旱獭
  喜马拉雅旱獭(Marmota himatayana Hodgson),又称哈拉雪猪。属啮齿目、松鼠科。成鼠体长40.0~60.0cm大型种。草食性,食量大危害牧革及作物幼苗。洞穴大而多,废弃的洞穴沉陷造成草场凹凸不平。是自然疫源地病原体的重要宿主,医学上的重要害鼠。但其皮毛质量好,用做制造皮帽、皮领及毛裘等。油、肉可食。寿命可达8周年。
  (二)灰旱獭
  灰旱獭(M. baibacina Brandt),义称阿尔秦旱獭、天山旱獺。属啮齿目、松鼠科。成鼠体长40.0~58.0cm大型种。食性和喜马拉雅旱獭同。也是自然疫源地病原体的重要宿主,医学上的重要害鼠。皮毛和油、肉有利用价值,如同喜马拉雅旱獭。寿命可达7~8年。

 

驱鼠器



阅读量:

扫一扫,关注更多虫虫战队资讯